“对等关税”背后的美国算盘:公平诉求还是单边主义伪装?

2025.04.01
美国政客近期频繁提及“对等关税”,试图以此重塑国际贸易规则,但其背后的逻辑和动机值得深究。美国总统特朗普将4月2日称为“解放日”,并宣称要通过“对等关税”改变外贸关系。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·莱维特则将这一概念包装为“黄金法则”,即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然而,这种看似合理的表述是否真的站得住脚?
0
回顾历史,国际贸易曾长期处于无序状态,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,各国为保护自身利益采取“以邻为壑”的政策,导致贸易战频发,最终引发全球经济衰退。二战后,各国吸取教训,逐步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规范化。1947年签署的《关税及贸易总协定》奠定了规则基础,并在1995年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,确立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。
0
然而,美国政客却指责现行多边贸易体系对美国不公平。事实并非如此。虽然发展中国家在关税水平和减税进程上享有一定灵活性,但发达国家同样从中获益良多。美国作为这一体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,其跨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。2024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企业中,美国企业占比高达139家,这充分说明现行规则为美国提供了竞争优势。
0
此外,美国自身也在利用关税保护特定产业。例如,自1964年起,美国对进口皮卡车征收25%的关税,而其他国家的汽车关税往往更低。美国政客指责他国关税过高,却对本国的贸易保护政策选择性忽略,这种双重标准显然难以服众。
现行贸易体系虽不完美,但它为各国提供了可协商、可预期的合作框架,并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化解矛盾。而美国推行的“对等关税”本质上是对规则的单方面破坏,试图将公平贸易的定义从全球共识转变为美国政府的单边意志。
《金融时报》指出,美国实际上在发明一种新工具,允许其在“高度灵活、合法”的基础上,出于任何理由征收任意关税。这种做法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贸易战,导致国际社会陷入“以牙还牙”的恶性循环。历史已经证明,这种无序的贸易环境只会让全球经济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。
0
因此,美国政客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并非如其言辞般高尚,而更像是一种单边主义的伪装,其真实意图值得警惕。
原观点引用:
主创:郑锦强 张粲 郑开君 奚之淼 刘潇玥
专业指导:大赵 宁楠 梁永彬 大茉 李嘉顺
郑锦强工作室制作
新华社国际部出品

联系我们

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将尽快联系您。